關于我們
蘭州百合
(地理標志產品)
蘭州百合,甘肅省蘭州市特產,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。
蘭州百合味極甜美,纖維很少,又毫無苦味,其生產的百合個頭大、味極甜美、色澤潔白如玉,蘭州百合屬山丹類,是百合中的上乘極品,是全國唯一食用甜百合。 2004年9月,原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準“蘭州百合”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(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)。

產品特點
蘭州百合味極甜美,纖維很少,又毫無苦味,其生產的百合個頭大、味極甜美、色澤潔白如玉,蘭州百合屬山丹類,是百合中的上乘極品,是全國唯一食用甜百合。


產地環境
蘭州市境內屬大陸性半干旱氣候。主要特征是:四季分明,冬夏長,春秋短。雨熱同季,垂直氣候變異顯著。氣溫、熱量、光照,隨海拔由南向北升高;降雨量由南到北降低。風向以北風、東北風為主。溫度,年際變化趨暖。冬季溫度偏高,春夏有時偏低明顯。年變化春季升溫快,秋季降溫快,春溫高于秋溫。夏季時低時高。冬季暖冬天氣較多。日變化,受云量影響較大。晴天,夏日最高溫度出現在14時至15時,冬日在13時至14時。日最低溫度均出現在凌晨日出前后;陰天,多云時氣溫日變化復雜,無一定規律。
蘭州市境內土地主要分布在黃河階地、溝谷階地、黃土梁峁,石質山地海拔2800米以下。南部石質山地宜大規模植樹造林,種植糧食;中部黃土梁峁溝谷宜種植糧食作物,地勢較平坦處宜發展果菜生產;河谷階地,土壤肥沃,生物活動強烈,質地適中,易耕,保水肥,適宜種植蘭州百合。
截至2016年底,蘭州百合種植面積10.24萬畝,種植區域形成涉及七里河區后山的西果園鎮、黃峪鄉、魏嶺鄉、阿干鎮,西固區的金溝鄉、柳泉鄉,榆中縣的馬坡鄉、新營鄉、和平鎮、園子鄉、上花岔鄉等“一帶兩片”,百合產量2.82萬噸,種植戶達到10954戶59007人,實現百合產值達8.36億元。全市從事百合加工的企業200家,百合保鮮庫儲藏能力1.3萬噸。年加工能力在100噸以上的企業41家,50-100噸的企業有37家,使用“蘭州百合”證明商標的企業70家。

2004年9月,原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準“蘭州百合”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(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)。
生產情況
截至2016年底,蘭州百合種植面積10.24萬畝,種植區域形成涉及七里河區后山的西果園鎮、黃峪鄉、魏嶺鄉、阿干鎮,西固區的金溝鄉、柳泉鄉,榆中縣的馬坡鄉、新營鄉、和平鎮、園子鄉、上花岔鄉等“一帶兩片”,百合產量2.82萬噸,種植戶達到10954戶59007人,實現百合產值達8.36億元。全市從事百合加工的企業200家,百合保鮮庫儲藏能力1.3萬噸。年加工能力在100噸以上的企業41家,50-100噸的企業有37家,使用“蘭州百合”證明商標的企業70家。

產品榮譽
2004年9月,原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準“蘭州百合”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(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)。
2020年7月27日,蘭州百合入選中歐地理標志第二批保護名單。
地域保護范圍
地理標志
地域保護范圍
蘭州百合原產地域范圍以甘肅省蘭州市人民政府《關于確定蘭州百合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范圍的請示》(蘭政發【2004】82號)提出的地域范圍為準,為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的西果園鄉、黃峪鄉、魏嶺鄉、彭家坪鄉、湖灘鄉、阿干鎮;西固區的金溝鄉、柳泉鄉、西固鄉;榆中縣的銀山鄉、新營鄉、龍泉鄉、小康營鄉;永登縣的金嘴鄉、民樂鄉、大有鄉;臨洮縣的何家山鄉、中鋪鎮、改河鄉、五戶鄉、上梁鄉;永靖縣的徐頂鄉、關山鄉等23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。

質量技術要求
品種
百合科植物蘭州百合【(L.browniivar.viridulum)LanzhouBulbofLily】。
栽培管理
環境條件。保護范圍內海拔1800至2600米,5至15度山坡地、條田或緩坡梯田。有機質含量10克/千克以上,堿解氮含量60毫克/千克以上,速效磷含量15克/千克以上,速效鉀含量112毫克/千克以上,土壤PH值7.4至8.6。
種球繁育。利用百合地下鱗莖分化獲得小鱗莖種球進行無性繁殖。
管理技術。3年以上輪作倒茬,施用有機肥,栽植密度一、二級種球8000株至10000株/畝,及時摘花蕾,在干旱特殊年份進行人工灌溉。
采收時間。3年生成品百合在10月底到11月中旬或早春3月中下旬采收。
百合干加工工藝。干制。
產品質量特色
鮮百合潔白有光澤、鱗片肥厚飽滿、香甜爽口。百合干色澤潔白、干燥。

專用標志使用
在蘭州百合原產地域范圍內的生產者需要使用“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”的,應向設在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原產地域產品申報機構提出申請,經審查合格批準后,方可使用“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”。